复熙资产:硅谷银行事件梳理与启示

上周五硅谷银行突然宣布倒闭,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第二大商业银行破产案,引发全球市场巨震,对市场影响有几何?首先我们梳理了硅谷银行在短短几天从“优等生”到被挤兑至宣布破产的时间线。

 

硅谷银行破产时间线

 

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简称SVB)创立于1982年,2023年2月,SVB位列《福布斯》杂志“2023美国百大银行”榜单中的第20名。与风投的合作是SVB的核心商业模式,仅有针对初创企业和创投机构的to B业务,并长期以贷款和FOF的形式,为硅谷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投行业服务。

 

3月8日(美东时间),硅谷银行宣布甩卖资产(出售210亿美元债券、18亿美元浮亏变实亏),同时发行股票融资,加大了投资者对其资不抵债的担忧,股票暴跌60%,市值蒸发超94亿美元。

 

3月10日,美国存款保险机构宣布正式接管硅谷银行,存款规模在25万美元以下的储户将于3月13日拿到资金,25万美元以上的存款需等到清算或者收购后拿到。

 

3月12日,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等325家风投机构、650名创始人签署支持硅谷银行的声明,呼吁限制该银行倒闭的影响。

 

3月12日,美国纽约州金融监管机构以系统性风险为由关闭了总部位于纽约的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签名银行是一家主要为加密货币行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总部位于纽约。

 

3月12日,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采取联合行动,为硅谷银行储户存款托底,从3月13日开始可以支取所有资金。

 

3月13日,汇丰集团宣布以一英镑的价格收购了硅谷银行英国子公司。

 

3月13日,德国金融监管局关闭硅谷银行德国分行。

 

 

对宏观市场影响

 

硅谷银行事件发生后,市场担忧加剧,各类资产价格调整剧烈,美股大幅下跌,美元下跌,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

 

首先,3月9日美国各大银行股大幅下跌,其中富国银行股价下跌6%、摩根大通跌5%、美国银行跌6%、花旗集团跌4%。除银行股外,3月9日美股各大指数也大幅下跌,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66%,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05%,标普500指数下跌1.85%,3月10日受情绪蔓延各大指数继续前一天的暴跌。

 

其次,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3月10日1Y美债收益率及2Y美债收益率分别大幅下行30BP、28BP,10Y美债收益率下行20BP至3.70%。2023年1月份由于美国通胀高企,市场对美联储放缓加息的预期被颠覆,市场预期调整为美联储加息周期远未结束,但现在硅谷银行事件发生后,市场开始猜测是否会发生类似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如果金融危机爆发,


美联储很有可能会选择购买金融资产并且放缓加息步伐。

 

另外对于硅谷银行在其他国家的分支机构也产生了较大影响,3月10日,英国央行发布公告称,将硅谷银行英国附属公司列入银行破产程序。最后,硅谷银行倒闭也会影响到与之相关联的科技类企业的经营风险,该类企业或将面临因资金链断裂的倒闭风险和裁员浪潮。

对全球加息节奏的影响:

 

硅谷银行体量上来说属于中等规模,对宏观市场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银行业危机和对科技行业的复杂冲击上,持有相关头寸的银行机构容易受到流动性风险传导影响,进一步影响全球风险资产的配置偏好分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美联储激进加息是引发硅谷银行暴雷的关键导火索,目前美国金融体系仍然维持稳定运行,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较小,美联储有可能继续偏鹰派立场。但是如果后续风险事件持续发酵蔓延,“厨房不止一只蟑螂”预言下倒闭银行的数量增多,引发局部金融危机,美联储可能会放缓加息节奏和力度,甚至在经济硬着陆后转向降息周期。反映在市场上,投资人对本月美联储大幅加息预期已经急速降温。

 

 

对投资人决策影响

 

投资人和金融机构经过此次事件,将把资产负债表的稳健性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同时短期风险偏好降低,对流动性担忧加剧,会导致有价证券的抛售和价格大幅波动,避险型资产如黄金的吸引力增加。

 

另外,高盛分析师在报告中认为,硅谷银行的危机不太可能从小型地区性银行蔓延开来。他们建议投资者利用硅谷银行倒闭的影响,逢低买入美国银行股。对此我们认为:

 

短期来看,美联储开启连续加息后,美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其中部分小银行采用贴现窗口获取资金。美国非金融企业处于资金短缺、借贷成本上升的困境之中,本次硅谷银行事件可能导致其他FDIC存款保护覆盖率较低的中小银行的储户担心自己的存款也面临损失,从而引发中小银行的进一步挤兑。第一共和银行在硅谷事件发生后连续下跌,从122美元/股下跌至82美元/股,最低跌至45美元/股。

 

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已宣布兜底:所有硅谷银行储户周一可提取100%存款,储户将受到全面保障;另外允许以政府债券等低风险债务为抵押,向联邦政府借最长一年期的贷款用来满足储户需求。从这个层面来看,储户的存款安全基本得到保障,但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必然是受损的。

 

我们认为在危机平静以后,可以适当买入资质较好、价格合适且被“错杀”的银行股,后续可能存在并购扩大资产规模的机会,避免买入规模较小、风险承担能力较差的银行股,但投资的前提是对银行的基本面进行详尽的研究和分析,对其资产质量和流动性风险进行准确把控。

 

 

对私募和科技公司影响

 

硅谷银行的主要业务模式为投贷联动,其主要面向对象为私募股权机构和科技企业,使得硅谷银行的负债端主要依赖存款,且存款主要来源于私募股权机构与科创企业(包括其高管和实控人等),所以硅谷银行、私募股权机构和科技公司三者在利益上被深度绑定。本次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对私募股权机构和科技公司最直接的影响为现金流断裂和股价下跌,后续将影响再融资能力和公司日常经营,导致很多科技行业的企业可能无法为员工支付工资,或不得不裁员甚至倒闭。

 

科创型公司的发展在每个国家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认为后续各国政府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科创型公司,降低硅谷银行事件对其的影响,以保护科技型企业持续顺畅的经营发展。

 

 

硅谷银行事件的启示

 

第一个启示,是美联储2020年为应对疫情大肆“放水”,而自2022年3月开始为对抗通胀又激进加息,截至目前累计加息450BP。货币政策上的“猛烈转向”和“大开大合”不可取,相比较我国央行始终保持政策定力,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坚持“以我为主”,不搞大水漫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才能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维护金融系统稳定。

 

第二个启示,是硅谷银行的资产端大部分是信用风险很低的资产,但由于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叠加存量资产价格大跌,从而引发流动性风险。我们认为投资组合的流动性管理十分重要,要具有前瞻思维,重视久期管理,尽可能避免政策转向和经济周期影响导致产品净值的剧烈波动。

 

第三个启示,是警惕市场上的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杜绝“大而不倒”侥幸心理,需积极做好极端情况下的压力测试和应急预案准备。在投资中也要专注于标的本身的经营资质和资产情况,即便是资产规模庞大的公司也会面临政府为避免道德风险的选择性救助,比如本次硅谷银行破产美国政府首先选择保障的是存款人的利益,至于股东及管理层的利益是远在存款人之后的。

 

 

 

全球宏观局势风起云涌,危中有机,我们是如何捕捉动荡市场中的投资机会的?

 

中期操作上,受益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国内经济复苏拐点出现,我们从2022年Q4开始加仓权益类资产,因为可转债市场整体估值较贵,我们以加仓偏股型公募基金和直接买入股票为主。短期操作上,硅谷银行风险事件发生后,我们看好黄金,加仓了黄金相关标的。具体操作如下:

 

(1)去年底以来,加仓低估值核心资产股票标的为主,近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已开始逢高止盈部分“中字头”股票。

 

(2)近期城投债收益率和信用利差下行明显,已开始卖出部分绝对收益率较低、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的城投债,同时在久期上,减仓一年期以上的城投债,加仓短券,在城投债市场情绪较好的时候降仓、降久期,等待可能的波动机会。

 

(3)上周五美国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发生后,短期操作上,我们直接加仓A股黄金相关的股票和以A股黄金相关股票为主要仓位的公募基金,我们看好避险需求引发黄金价格上行,认为A股黄金相关标的短期弹性更好,适合捕捉交易型机会。

 

-END-

 

创建时间:2023-03-15 11:29